司母戊鼎纹饰美观庄重,工艺精巧,一向为世人所钦羡。它的价值因此而更高。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,增加了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。饕餮是传说中好吃的野兽,把它铸在青铜器上,表示吉祥、丰年足食。耳廓纹饰俗称虎咬人头纹,这种纹饰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,绕到耳的上部张口相向,虎的中间有一人头,好象被虎所吞噬。耳的上面还有两尾鱼形。足上铸的蝉纹,图案表现蝉体,1.6米司母戊铜鼎,线条清晰。
司母戊鼎是上迄今为止发现的重的古代青铜器,它重达875公斤,通高约1.3米,长110厘米,宽78厘米。现藏于历史博物馆。
司母戊鼎是商代后期(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)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,1939年3月19日在 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家的农地中出土,博物馆铜鼎,因其腹部著有“司母戊”三字而得名,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,现藏---博物馆 。
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,形制雄伟,---宏大,纹势华丽,工艺---,又称司母戊大方鼎,高133 厘米 、口长110厘米、口宽78厘米、重875 千克 ,鼎腹长方形,上竖两只直耳(发现时仅剩一耳,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补上),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,铜鼎,是目---界上发现的青铜器。该鼎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。
鼎是古代的炊器,相当于现在的锅,后来多被用作祭祀或典礼时盛煮肉类食物的容器,进而演化成古代和权利的象征。
司母戊鼎铸造于商代晚期,距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。此鼎1939年出土于中部河南省安阳殷墟的一座商代---中,因为腹内壁铸有“司母戊”三字而得名。司母戊鼎是商王为祭祀自己的母亲“戊”铸造的。此鼎形制庞大,造型庄重,长方形的腹部及足上部以云雷纹为地纹,装饰有兽面纹。一对立耳的外侧还装饰有双虎噬人首图案,四立足中空。
博物馆铜鼎-铜鼎-汇丰铜雕(查看)由唐县汇丰工艺品厂提供。博物馆铜鼎-铜鼎-汇丰铜雕(查看)是唐县汇丰工艺品厂今年新升级推出的,以上图片仅供参考,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,索取联系人:邸志峰。
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,谢谢!
本文链接:https://tztz100000102803.zhaoshang100.com/zhaoshang/264579201.html
关键词: